這一期的遠見雜誌 (2006年7月 第241期) 和今週刊 (2006.07.24~2006.07.30 第500期) 不約而同地談到『幸福』。

《遠見》20周年特刊,特別針對20到29歲的台灣年輕世代,進行「20世代競爭力」大調查,企圖勾勒出台灣年輕世代的價值傾向。 世代差距/上代求財富,這代追幸福 : 最多年輕人定義成功是:身體健康。上一代重視的權力、名氣、財富,在這一代年輕人心中,排名遠落在身體健康與家庭、婚姻幸福之後。「歐洲的年輕人,10多年前,就已經是這樣想的,」文化評論家南方朔認為,台灣這一代年輕人,家境大都小康、甚至富裕,從小衣食無缺,導致他們身上少了一股一定要在社會上成就什麼的驅策力,自然會把追求小我的幸福放在第一優先。http://www.gvm.com.tw/theme/catalog_inpage.asp?isid=241&ser=12207&k=True&pu=1

《今週刊》封面故事國內首次幸福與財富大調查幸福指數決定你的財富數字 幸福人生財富相隨。《今周刊》進行國人首次「幸福與財富大調查」,發現國人的幸福財富數字是3182萬元,於是《今週刊》訪談成功致富人士,分享他們如何賺到三千萬元身價。幸福,其實才是人生的目的。不少人誤將追求財富的過程,視為對幸福的追求,反而忘了,幸福,其實就在你唾手可得處。http://www.businesstoday.com.tw/web_content/article.aspx

《今週刊》提出了幾個幸福致富方程式,我覺得很不錯:
幸福致富方程式1:看淡財富 它反而就在身邊
幸福的人與不幸福的人對財富的態度如何?調查發現,幸福的人最重視家庭,他們多把財富的重要性擺在第三位,但是不幸福的人卻把財富擺第一,家庭擺第三位。不幸福的人認為錢對幸福而言很重要,他們渴望擁有更多財富,且願意花更多錢去得到幸福。

幸福致富方程式2:投資報酬率的期望別太高
幸福與不幸福的人,對投資報酬率的預期也不同。調查發現,幸福的人期待投資報酬率以一一%~二○%占最多,但不幸福的人則多期待二成以上的報酬率。這顯示,對投資報酬預期愈高的人,愈不幸福。

幸福致富方程式3:穩健保守 投資低風險標的
怎樣的投資組合讓人感到幸福?這次調查發現,幸福的人都採穩健、低風險的投資方式,若將股票定義為高風險投資,定存、租金等固定收益型投資定義為低風險投資,那麼幸福的人多採二:八的投資配比,也就是股票二、定存八;但是不幸福的人,以股票八、定存二的投資配比占多數。
幸福的投資比重,意味著只用不傷筋損骨的餘錢,投資風險較高的商品;而必須保本的錢,則應該用來投入較為固定收益型的商品。

幸福致富方程式4:分散投資 選擇適當好標的
好的投資配比,讓人幸福,適當的投資標的與資產配置也是幸福良方。什麼樣的投資標的讓人有幸福感?答案是定存、房地產與保險、海外基金。調查發現,不幸福的人投資股票比率明顯高於幸福的人,但買保險的比率又少於幸福的人。

幸福致富方程式5:長線投資比短線進出幸福
投資節奏長短,其實也是影響投資者幸福感的因素。這次調查發現,不幸福的人,投資期間多在半年以下,超過三年以上者很少,屬於短線進出者。反觀幸福的人,多數投資期限拉得很長,以五年以上居多,其次是三到五年者。

幸福致富方程式6:正面樂觀 財富跟著快樂的人
這次調查發現,幸福的人與不幸福的人,其特質完全相反。
幸福人的人總是會向前看,迎接新的一天、正向思考、覺得生命充滿意義,他們慷慨、幽默、感恩、快樂、充滿活力,覺得自己看起來很吸引人、對生活滿意度高。不幸福的人,在這些問項中回答全是否定。

幸福致富方程式7:金錢只是手段 幸福才能招財
過去大家都認為,成功有錢是幸福快樂的原因,但是美國的研究結果發現,先有幸福快樂的人,比較容易為自己帶來成功和財富。
這項研究顛覆了傳統的觀念,原來人是要先自覺幸福,才比較容易邁向成功,賺取財富。亦即,幸福快樂是成功致富的因子,而非結果。

注意了嗎?雖然只是講個人的小我幸福,但是對幸福的定義不同,幸福不只是平淡的生活,還必須要要足夠花用的金錢,包括小孩的教育基金、年老的退休金、完整的醫療保險計畫、穩健的投資標的,以及健康快樂積極的人生態度。

現代的年輕人對於『幸福』的定義太過表面,認為只要隨心所欲不欲矩、不追求功成名就平平安安就是幸福,其實幸福的背後還必須賦予自我實現的價值與家庭責任的承擔,當然也包括了年輕時的物欲克制以達到老年後的衣食無缺。

我認為《今週刊》提出的幸福財富數字3182萬很合理,當有了三千萬,家裡也就沒有了房貸車貸與卡債,一個小孩500萬、兩個小孩1000萬的教育準備金不是問題,要維持良好的退休生活也不會困難,但是,要怎麼存到幸福的3182萬的過程就不是這麼『幸福』了,還必須有點『克苦克難、省吃儉用』,不過『立訂目標努力去做就能實現』未嘗不是件幸福的事呢?

七個幸福致富方程式給大家的準則是:不要把金錢放在第一位,只要有正確的觀念與態度,擁有樂觀、進取的人生觀,自認為生活在幸福之中的人,更容易獲得財富。但是這一篇裡面漏講了『勤儉』與『立訂目標努力不懈』,如果入不敷出好逸惡勞,沈溺於短暫的酒醉金迷是永遠達不到幸福一輩子的!(不過同期的另一篇文章有提到,大家可以買一本來看看)

幸福,不該是一輩子的事嗎?

很神奇的,三十出頭我和老公已經在準備退休生涯規劃了,果然是個胸無大志的人!之前聽過一個廣播節目,提到幸福的退休生活要有三大要件:老伴、老身、老本。老伴不一定是夫妻,還包括要有陪伴自己的興趣嗜好、與能夠陪自己聊聊心事的伴;老身就是健康沒有病痛的身體,要養成良好的運動及生活習慣;老本當然是要有錢啦!老了要有錢,就必須靠年輕時有紀律的理財。

每每看訪談性的電視節目,某些年老落魄藝人,談到過去年少一擲千金的生活時不免意氣風發,但最後都會加一句:『唉..少年的時候不會想,不知道多存點老本...』少年得志大不幸,是否也是這種含意呢?

所以說,幸福不是件簡單的事呢!我們大家都要幸福喔!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gagah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